1960年2月周恩来总理视察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简称)时,了解到椰子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高产油料作物,一个成熟的椰子果实可以榨出二两油,心里总是装着人民的周总理指示“椰子的科学...
查看详情»
为落实中阿两国元首会晤共识,扎实推动椰枣产业在我国规模化发展,经多轮调研评估与合作洽谈,4月2日,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同攀枝花市林业局、市农林科学院正式签署阿联酋捐赠中国椰枣苗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域试种合作三方协议。三方将依托攀枝花市金沙国有林场岔河林场和市农林科学院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联合建设中国-阿联酋椰枣试种基地。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所长胡伟,攀枝花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兵、温春生,市林业局局长包小强、市农林科学院院长唐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友龙等见证签约。
椰枣被誉为“沙漠面包”,是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主要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单株产量可达100-200公斤,全球亩产值约8000美元,年出口额超过140亿美元。椰枣还具有耐盐碱、耐高温干旱等特性,在防风固沙和生态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试种将充分发挥攀枝花干热河谷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探索高附加值作物种植新模式,有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将与攀枝花市林业局、农林科学院加快推进椰枣试种基地建设,通过科学引种试种试验,筛选适宜品种,为后续椰枣产业规模化发展及全产业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攀枝花区域农业结构优化与乡村振兴。
签约仪式现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