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周恩来总理视察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简称)时,了解到椰子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高产油料作物,一个成熟的椰子果实可以榨出二两油,心里总是装着人民的周总理指示“椰子的科学...
查看详情»
4月11日,椰子研究中心联合棕榈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开展2022年第三次学术交流活动,杨耀东主任主持会议,叶剑秋书记出席并讲话,椰子研究中心全体科研人员以及槟榔、油棕、油茶、椰枣、植保等研究室部分科研人员参会。
会上,李睿博士汇报了《基因编辑在分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探讨》,介绍了基因编辑的发现、应用和发展。基因编辑技术源自细菌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该技术经过改造可以用于编辑生物基因,从而达到改造生物性状的目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主要农作物的遗传改良。近几年,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番茄和水稻中,把栽培种的重要驯化基因引入野生种,从而实现野生作物的快速遗传改良,因此提出了“从头驯化”的概念,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在棕榈作物中,虽然受限于遗传转化体系等因素,短时间难以实现,但基因编辑技术对深入认识植物驯化有重要意义。
刘蕊博士汇报了《椰子种质资源调查规划》,介绍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强调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状优劣的重要性。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迁,椰子种质资源存在丢失的现象,因此开展海南省椰子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极其重要而且紧迫。还介绍了科学的种质资源调查方法,并展示了详细的种质资源调查方案。
叶剑秋书记对本次学术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椰子种质资源的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摸清我们椰子种质资源的家底,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提炼升华,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种质资源的收集需要一代代的科技人员不断努力,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参会人员围绕基因编辑技术,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对椰子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