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等单位合作在植原体与植物寄主抗病性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植原体胸苷酸激酶及其编码基因(tmk)的变异影响植原体在不同抗病性植物寄主中的分布,研究成果为植原体致病性及其潜在抗病资源快速选育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植原体是一类尚难分离培养的原核致病菌,由其引起的植物病害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揭示植原体致病性及其抗病植物资源选育是该类病害防控的基础与关键。胸苷酸激酶对植原体的繁殖、存活是不可或缺的。基于采自不同地区、前期已筛选并验证的抗/感植原体植物资源中植原体tmk基因序列分析发现,‘Candidatus Phytoplasma ziziphi’ 植原体tmk有两种序列类型,tmk-x和tmk-y。基于tmk变异类型,50个‘Ca. P. ziziphi’株系可为三类:X(含有tmk-x序列)、Y(tmk-y)、XY(tmk-x,tmk-y)型,分别占比42%,12%和46%。X和XY型株系在抗/感病品种中均有发现,而Y型株系仅在感病品种中发现。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植原体属及部分相关细菌的tmk基因分单拷贝(S)与多拷贝(M)两大分枝,S分枝tmk基因在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其进化模式与16S rRNA基因相似;M分枝tmk基因是多拷贝,与PMU介导的基因组内转位和基因组间转移有关。上述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植原体适应性进化机制及其相关病害防控管理的深入研究。
植原体tmk基因碱基及其编码蛋白氨基酸变异分析
植原体tmk基因不同变异类型在不同地区、不同抗病性植物寄主中的分布
植原体及相关微生物tmk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相关研究成果以“Molecular Variation and Phylogeny of Thymidylate Kinase Genes of Candidatus Phytoplasma ziziphi from Different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Jujube Cultivars in China”为题发表于《Biology》,中国热科院椰子所于少帅副研究员、中国林科院森环保所林彩丽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牡丹学院)宋传生副教授、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徐启聪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biology1311088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