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周恩来总理视察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简称)时,了解到椰子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高产油料作物,一个成熟的椰子果实可以榨出二两油,心里总是装着人民的周总理指示“椰子的科学...
查看详情»
3月29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在海南文昌成功举办“油棕北移”计划战略研讨会,来自政府部门、科教单位和行业企业的代表60多人欢聚一堂,共商油棕产业发展大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钱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赵春江、徐明岗,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江连洲,农业农村部特色油料专家指导组组长张海洋,河南工业大学油脂加工专家张永太等八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为大力实施“油棕北移”计划把脉支招。中国热科院副院长张以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家保出席会议并致辞和讲话。研讨会由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党委书记朱安红主持。
此次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热科院副院长张以山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张以山在致辞中强调,棕榈油是我国第三大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占比13.8%,但全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量超过600万吨,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大力发展油棕产业迫在眉睫。因此,这次战略研讨会意义非凡,希望通过专家研讨和论证,为我国油棕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新思路,为世界油棕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研讨会上,中国热科院椰子所副所长、油棕研究中心主任曾宪海作了题为《实施“油棕北移”计划,保障食用油安全供给》的主题报告。他从“油棕北移”计划的提出背景、工作基础、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罗心平介绍了油棕试种情况,中粮油脂特种油事业部研发经理于燕介绍了我国棕榈油加工贸易消费等情况。与会专家对报告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油棕北移”计划定义科学,发展方向明确,实施路径可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引领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实施“油棕北移”计划,对提升食用油自给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油棕北移”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聚焦战略使命,打造世界油棕科技创新中心。要成立全国协作组,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攻关,面向全球广泛收集种质资源、强化种质创新,推动传统杂交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进程,培育专用型、宜机化突破性新品种,研发组培苗繁育、抗逆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采收与运储及精深加工新技术,制定科学精准的种植区划。要建设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基地,开展组织化生产。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专业型人才培养。要协同实施“油棕南下”计划战略,助力世界油棕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站位服务我国科技外交。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家保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实施“油棕北移”计划意义重大。油棕作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领域的重要作物,一直以来受到国家和海南省的高度关注。他强调,要系统梳理总结前期开展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要与相关科教单位、政府部门和龙头企业强化协同创新、协作推广,加快打造适度规模种植与精深加工相配套的集中连片示范基地,集成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油棕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做出“国家队”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后,部分与会专家在椰子所植下油棕树,希望“油棕北移”计划目标早日实现。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