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周恩来总理视察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简称)时,了解到椰子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高产油料作物,一个成熟的椰子果实可以榨出二两油,心里总是装着人民的周总理指示“椰子的科学...
查看详情»
4月26日在海南文昌拍摄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无人机照片)。
近日,经过科研人员精心管护,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内的部分椰枣已结出幼果。
椰枣是原产于中东、北非等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被称为“沙漠面包”。2019年,中国与阿联酋达成共识,阿联酋向中国捐赠椰枣苗,发展壮大中国椰枣产业并探索合作。2021年至2024年,阿联酋先后分两批向中国赠送椰枣苗共计2.5万株。作为具体实施单位,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接收了这些椰枣苗,逐步建成了椰枣种质资源圃。
近年来,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科研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建立了椰枣种苗高效规模化繁育和椰枣高危害虫红棕象甲综合防治两大技术体系,为我国椰枣产业发展和世界椰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技方案。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工人为椰枣修剪老叶。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6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拍摄的椰枣害虫红棕象甲诱捕装置。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5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对椰枣进行数据采集。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查看椰枣组培苗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拍摄的椰枣组培苗。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展示椰枣组培苗(左)和椰枣体细胞胚胎(右)。经过光照等培养后,椰枣体细胞胚胎会逐渐生长为椰枣组培苗。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