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现将我所牵头申报的2019年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椰子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利用”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8年12月27日至2019年1月2日。公示期间,如对项目有异议,请实名提交书面异议至我所科研办,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联系人:刘祥龙
电话:0898-63330184
邮箱:kb0684@163.com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2018年12月27日
项目名称:椰子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利用
一、项目简介
我国椰子年产值超过500亿,有200余万人赖以为业。该项目针对椰子产业创建和升级中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加工技术落后等瓶颈问题,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创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传统工艺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1. 建立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椰子种质圃,保存椰子种质200份,构建椰子胚离体保存技术体系;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并将数据纳入国际椰子资源数据库(CGRD),实现全球数据共享。
2. 筛选高产、抗寒、矮化种质39份,选育我国第一代椰子新品种4个,比传统主栽品种平均产量提高2-3倍,非生长期缩短3-4年;
3. 建立的“全根苗”优良种苗繁育技术,缩短育苗期90-120天;开发早结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9个,实现成熟期性状的苗期鉴定,准确率90%以上;
4. 构建低产园改造技术,实现当年增产31.94%,次年增产144.78%,效益提高52%,是改造前的2倍以上。筛选构建16套椰园种养生态模式,有效解决土地利用率低问题,实现了椰园单位面积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5. 创新椰子加工新工艺,突破椰子粉、椰子糖、椰子饼3大类、11种产品,椰壳活性炭、椰衣纤维等配套加工技术16项,推动我国椰子产品的换代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大突破。
二、客观评价
1.知识产权
获国家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附件1)。
2.国家与行业标准
主持制修订行业(地方/企业)标准8项(附件2)。
3. .奖励
“椰衣栽培介质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获201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获2010年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附件3)。
4.成果鉴定、验收意见(附件4)
“低产椰园改造技术的示范和推广”项目的验收意见:椰园平均亩产值由改造前的154.04元/亩提高到改造第二年的234.14元/亩,提高了52.0%;改造第三年达到369.11元/亩,增加产值139.62%,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2012年11月海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椰衣栽培介质产品研发及综合利用研究”项目进行会议评审,专家一致意见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马来亚黄、红矮椰子种植示范推广”成果鉴定意见:该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经济和技术指标。鉴定委员会委员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成果鉴定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大优良新品种推广力度。
5.科技查新报告
根据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查新结论:在所查的中外文文献中,椰子全根苗的移栽技术除委托单位外,未检出其它单位或个人的相关文献。在所查的中外文文献中,椰子种果、种苗及繁育方面的标准,仅见委托单位的两项标准《椰子 种果和种苗》、《椰子种苗繁育技术规程》,除此之外,未检出其它相关标准文献。
三、应用情况
1.建立了高效的协作推广模式。在不同地区先后建立了以“政府+企业+农户”等的推广模式,科研单位与各地区的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司合作,建立示范基地,向农户进行品种和技术的示范推广。据统计,新品种3年推广累计经济效益60亿元;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开展了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通过高效栽培技术及椰园种养技术的推广,3年累计提高椰园综合经济效益 4亿元;配套椰子综合加工利用新技术,3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89.55亿元,新增利润4.55亿元。由于新品种椰子深受旅游消费市场的青睐,随着热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其经济效益将保持持续增长。
2.种苗及配套生产技术广泛应用:项目历经37年,建立种苗繁育和示范点10个,以示范点为基地,以点带面,向椰农大力推广相关技术。
3.椰子加工新产品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技术革新和工艺提升,采用椰子类专利技术生产的商品近三年累计销售额达4.6亿元。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高品质活性炭产品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达0.45亿元。
项目同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序号 | 单位名称 | 应用的技术 | 应用对象及规模 | 应用的起止时间 | 单位联系人/电话 |
1 | 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 椰子糖、椰子粉、椰子饼干加工技术 | 南国椰子粉、椰子糖、椰子饼,45981万元销售额 | 2000年-至今 | 林森财13807650368 |
2 | 海南星光活性炭有限公司 | 活性炭制备技术 | 活性炭,4496万元销售额 | 2000年-至今 | 刘树华13907580539 |
3 | 佛山市南海区业欣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 椰衣加工技术 | 纤维棕垫、环保棕垫,42062万元销售额 | 2013年-至今 | 余相明13928679846 |
4 | 佛山市顺德区雨林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 椰衣加工技术 | 椰糠及其综合产品、活性炭及其综合产品,9728万元销售额 | 2009年-至今 | 陈大泉 13703024916 |
四、主要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标准编号) |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 证书编号(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
发明专利 | 一种椰子种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 中国 | ZL201410104319.9 | 2015.08.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张军,刘蕊,范海阔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用于香水椰子种苗纯度鉴定的特异SSR引物及鉴定方法 | 中国 | ZL20141657128.5 | 2017.04.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杨耀东,吴翼,沈雁等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椰香薄饼及其制备方法 | 中国 | ZL201510269445.4 | 2016.03.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 刘汉惜 | 有效 |
发明 专利 | 一种活化炉 | 中国 | ZL201310365701.0 | 2016.08.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海南星光活性炭有限公司 | 刘树华 | 有效 |
实用 新型 | 椰衣介质多功能防护网 | 中国 | ZL20122109367.3 | 2012.12.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孙程旭,赵松林,冯美利等 | |
农业行业标准 | 椰子 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 中国 | NY/T1810-2009 | 201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唐龙祥、范海阔、黄丽云 等 | 有效 |
农业行业标准 |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椰子 | 中国 | NY/T2516-2013 | 201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吴翼、张如莲、刘蕊 等 | 有效 |
农业行业标准 | 椰子种果及种苗 | 中国 | NY/T353-2012 | 201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唐龙祥、赵松林、陈良秋 等 | 有效 |
农业行业标准 | 椰子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 中国 | NY/T2553-2014 | 201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唐龙祥、刘立云、李艳 等 | 有效 |
海南省地方标准 | 椰子粉 | 中国 | DB46/T69-2006 | 2006年 |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 吴毓炜、黄艳、陈霆、刘汉惜 | 有效 |
五、主要完成人情况
1.姓名:赵松林
排名:1
行政职务:党委书记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作为项目主持人,对项目的开展进行整体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在新品种培育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2.姓名:范海阔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在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椰子丰产高效栽培,尤其是椰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创新利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利用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3.姓名:覃伟权
排名:3
行政职务:副所长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在椰园高效种养模式研究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同时参与了椰子种质资源、品种引进及培育、新品种推广和低产椰园改造工作。
4.姓名:刘立云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在林下种养模式、椰子植物营养诊断、椰子田间育种、配方施肥、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及行业标准制订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5.姓名:唐龙祥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在椰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创新利用、丰产高效栽培,尤其是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及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6.姓名:孙程旭
排名:6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针对我国椰衣栽培介质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椰衣栽培介质理化特性、脱酸技术、椰衣栽培介质产品质基质化及基质化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椰衣栽培介质理化检测、加工工艺和产品开发等综合技术体系等。该成果即椰衣介质理化检测、除酸工艺及在兰花、哈密瓜、香蕉苗和苗木等方面的技术指导规程,为农业生产和应用操作指明了方向、框定了范围与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7.姓名:马子龙
排名:7
行政职务:书记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 在马来亚红矮等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主要参与椰子种质资源引进、新品种推广、低产椰园改造技术研究工作。。
8.姓名:刘蕊
排名:8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建立了以“全根苗”技术为核心的优良种苗繁育技术,提高了椰苗移栽成活率,缩短育苗时间90-120天,提高了种苗质量。
9.姓名:刘汉惜
排名:9
行政职务:董事长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通过椰子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椰子加工业,其贡献:一是本成果为天然椰子产品提供了技术和数据基础,为后续的天然椰子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项目研发完成后,通过产品检测,某些技术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10.姓名:刘树华
排名:10
行政职务:董事长
技术职称:无
工作单位:海南星光活性炭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新贡献:所发明的《一种活化炉》专利,在公司生产上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实用效果,给公司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专利所涉及内容,主要是解决了为公司生产活性炭用最主要的设备(活化炉)里供活化剂(水蒸汽)的问题;公司还未发明本专利以前,公司活化炉设备生产时用的活化剂(水蒸汽)都是单独用到燃煤锅炉来供给,燃煤锅炉每年的用煤量和成本核算见表1,自公司发明本专利并得到实际应用后,公司不再用燃煤锅炉后,1.省去燃煤成本;2.解决了燃煤锅炉在运行时对环境污染的问题;3.为公司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
六、主要完成单位:
1.单位名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单位贡献:本单位主要在椰子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开展了研究,建立了我国唯一的椰子种质资源圃,培育了我国第一批高产、矮化、早结椰子新品种-文椰系列椰子新品种,开发了全根苗种苗繁育技术、种苗早期鉴定技术,在耕作栽培方面建立了低产椰园改造技术,构建了一系列椰园种养技术,并在椰子产品加工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同时,本单位在新品种及新技术推广方面起到主要作用。当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近3年的累计效益为149.55亿元。
2.单位名称: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通过椰子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椰子加工业,其贡献:一是本成果为天然椰子产品提供了技术和数据基础,为后续的天然椰子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项目研发完成后,通过产品检测,某些技术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三是带动海南省约几十万人从事椰子种植物,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带动约200多家企业从事椰子深加工,帮助政府解决城乡困难人员就业,增加企业的收入;五是提高椰子的附加值,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
3.单位名称:海南星光活性炭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公司所发明的《一种活化炉》专利,在公司生产上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实用效果,给公司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专利所涉及内容,主要是解决了为公司生产活性炭用最主要的设备(活化炉)里供活化剂(水蒸汽)的问题;公司还未发明本专利以前,公司活化炉设备生产时用的活化剂(水蒸汽)都是单独用到燃煤锅炉来供给,燃煤锅炉每年的用煤量和成本核算见表1,自公司发明本专利并得到实际应用后,公司不再用燃煤锅炉后,1.省去燃煤成本;2.解决了燃煤锅炉在运行时对环境污染的问题;3.为公司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
4.单位名称:佛山市南海区业欣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单位贡献:通过椰子新品种创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椰子加工业,其贡献:积极推广椰子类专利技术产品——纤维椰棕、环保棕垫,创造了42062万元的销售额,实现利润3809万元。
七、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海南星光活性炭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业欣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分工明确、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对椰子产业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种质资源缺乏,品种单一,无系统栽培技术,无种苗繁育技术以及椰子加工效率和利用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项加速椰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
序号 | 合作方式 | 合作者(项目排名) | 合作时间 | 合作成果 |
1 | 共同获奖 | 赵松林(1)、范海阔(2)、覃伟权(3)、刘立云(4)、唐龙祥(5)、马子龙(7)、刘蕊(8)、 | 1984- 2010年 | “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火2010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2 | 共同获奖 | 赵松林(1)、范海阔(2)、覃伟权(3)、刘立云(4)、唐龙祥(5)、马子龙(7)、刘蕊(8) | 1989-2013年 | “椰子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或2013年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 |
3 | 共同获奖 | 覃伟权(3)、刘立云(4)、唐龙祥(5)、马子龙(7) | 1984-2008年 | “马来亚黄、红矮种椰子种植示范推广”获2008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4 | 共同获奖 | 赵松林(1)、范海阔(2)、覃伟权(3)、马子龙(7) | 1984-2007年 | “五种国外椰子优良品种的引进及适应性研究”获2007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5 | 共同获奖 | 赵松林(1)、范海阔(2)、覃伟权(3)、刘立云(4)、唐龙祥(5)、马子龙(7)、刘蕊(8) | 2005-2010年 | “高产早结优良椰子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利用”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
6 | 共同品种权 | 赵松林(1)、范海阔(2)、覃伟权(3)、刘立云(4)、唐龙祥(5)、马子龙(7) | 1984-2013年 | 国审品种“文椰2号” |
7 | 共同品种权 | 赵松林(1)、范海阔(2)、覃伟权(3)、刘立云(4)、唐龙祥(5)、马子龙(7)、孙程旭(6)、刘蕊(8) | 1984-2014年 | 国审品种“文椰4号” |
8 | 共同知识产权 | 范海阔(2)、刘蕊(8) | 2012-2015年 | 专利:一种椰子种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
9 | 共同知识产权 | 赵松林(1),孙程旭(6) | 专利:椰衣介质多功能防护网 | |
10 | 专著合作 | 赵松林(1),范海阔(2),刘蕊(8) | 2011-2012年 | 专著:椰子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 |
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员:赵松林、范海阔、覃伟权、刘立云、唐龙祥、孙程旭、马子龙、刘蕊、刘汉惜、刘树华。项目组每位成员在本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技术创造性贡献在完成人情况表中已有描述,完成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已有描述。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