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周恩来总理视察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简称)时,了解到椰子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高产油料作物,一个成熟的椰子果实可以榨出二两油,心里总是装着人民的周总理指示“椰子的科学...
查看详情»
2019年7月,中阿椰枣合作达成共识,阿联酋将向中国捐赠10万株椰枣树苗,发展壮大中国椰枣产业。为落实中阿两国元首共识,农业农村部指定中国热科院作为中方牵头单位。2021年至2024年,阿联酋分两批向中国赠送椰枣苗共计2.5万株。中国热科院作为具体实施单位,积极开展椰枣引种试种、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控和风险评估等科技支撑和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在文昌引种的首批椰枣苗已成功挂果,标志着我国椰枣苗引种工作取得关键进展。近日,中国热科院联合新华社策划《阿联酋椰枣在文昌结果》为题的图片报道,反响热烈,被国内外300多家媒体转载采用。
4月24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查看椰枣幼果生长情况。
中国热科院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和“分批引进、多点试种、逐步优化”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椰枣引种试种工作。同时,扎实推进椰枣相关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工作。成功突破了椰枣组培技术瓶颈,建立椰枣种苗高效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为有效保障我国椰枣产业发展亟需的种植材料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了椰枣高危害虫红棕象甲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为阿拉伯地区椰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科技方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挂牌成立“中国热科院热带农业海外科技中心”,积极开展椰枣生产实用技术输出,先后组织3期国际培训班,培训来自9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学员近百人次,显著提升了我国椰枣科技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4月23日,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热科院椰子所椰枣组培苗光照培养室,科研人员展示椰枣组培苗(左)和椰枣体细胞胚胎(右)。
经过光照等培养后,椰枣体细胞胚胎会逐渐生长为椰枣组培苗。
“椰枣是阿联酋历史和文化中韧性与繁荣的象征,如今它在中国找到了家。”阿联酋驻华大使侯赛因·哈马迪在阿联酋向中国捐赠椰枣苗仪式上说。
新华网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中新网
光明网
海南日报头版
人民网英文版
新华网英文版
Afghanistan sun
Zimbabwe Star
Africa Leader
中国一带一路网·阿拉伯语
泰华传媒
土耳其新闻网
Lotus news
SonDakika
oltuhaber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k0SJ1M_zSHsiDqCr-gFhw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版权所有